又见“白肺” ECMO出手

中午,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的医生、护士还在忙碌。

叮咚,医疗组长孙振棣收到一条来自家属的短信,“你好孙主任,患者张……今天可以出院了,十分感谢您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医治,您们辛苦了!谢谢!”。

“我们又成功救治了一例重症肺炎(令人们恐惧的“白肺”)患者”,主诊组组长孙振棣立刻与大家分享了这个好消息短信的内容让大家倍感欣慰和鼓舞。

同时,他也与一起参与救治的介入血管外科夏风飞主任、麻醉科商瑜医师分享了这份喜悦。这次成功的救治,也得益于医院的多科室协作。 

“白肺”盯上的张大爷

屋漏偏逢连阴雨,张大爷今年虽只有60岁,但基础疾病却一大堆:几年前因为严重的心脏病放过支架,还得过脑梗、脑出血。

这回,张大爷又被“白肺”这个恶魔盯上了。这天,他发烧到了38.6℃,同时伴有剧烈的咳嗽和呼吸困难。在起病短短两天后,老人就转入了ICU。“白肺”的威力让老人的呼吸功能迅速垮掉,100%的纯氧也无法维持他的需求。

气管插管、呼吸机、俯卧位通气等利器一起出手,严重的缺氧也未能纠正。更可怕的症状随之出现。老人原本就脆弱的心脏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率飙升到200/分,血压随之下降到70/40mmHg。由于缺氧持续存在,一次又一次的电复律冲击下,监护仪上的心率和血压仍像过山车一样让人揪心。主持抢救的孙振棣组长意识到给老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魔肺”(体外膜肺氧合:ECMO)该出手了。

整个重症医学科立刻高速运转起来。于立萍主任和刘晓英护士长床旁指导,ECMO医护小组也30分钟内为患者成功上机。上机后,老人的氧饱和度转眼间已升至100%,心率随之下降、稳定,血压也神奇好转。大家暂时松了一口气。

为了巩固战果,大家为老人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在ICU医护团队的努力下,老人的肺开始慢慢恢复功能,最终胜利好像就在眼前了。 

 

一颗新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炸响

但成功总是不会那么轻易到来。ECMO撤机前,一颗新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炸响。由于老人的“易栓”体质,颈内静脉内ECMO置管周围形成大量血栓,一旦下机拔管,可能出现大面积肺栓塞导致前功尽弃。先不下机?血栓可能进展到不可收拾,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也会成为洪水猛兽。

孙振棣医疗组长和夏风飞主任在老人床旁站了很久,再三推敲,两人决定在上腔静脉滤网保护下给予ECMO下机。最终在麻醉科大力支持下,夏风飞主任为老人成功置入上腔静脉滤网,ECMO管路顺利拔除,散落的血栓也随即被吸出。

不久,老人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转入呼吸内科一病区。在朱建波主任团队的精心治疗下,老人在住院20多天后顺利出院。多科室协作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白肺”这个恶魔终于败下阵来。

后新冠时代,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但各种病原体引起的 “白肺”并未销声匿迹,它们在人群中潜伏,伺机攻击一些免疫力较弱的老人。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与“白肺”展开了反复的较量,多学科协作让他们如虎添翼。团结协作,勇于开拓,以精湛医术为患者托起希望,未来,重症医学科将继续努力,做好捍卫人民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