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脑炎 守护健康
脑炎像一场悄无声息的“大脑火灾”,却常被误认为“重感冒”。头痛、发热、乏力...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机。2月22日是国际脑炎日,今年国际脑炎日的主题是Don't Delay. Give Today“勿贻误,即就诊”,强调了脑炎早期识别切莫延误,立刻就诊的重要性。
纽约邮报记者苏珊娜·卡霍伦被送入急诊室,她发烧3天,头痛欲裂,家人以为只是流感。她醒来后失去了所有记忆,时而出现各种幻觉,时而爆发癫痫,检查显示:她的脑组织正在发炎肿胀——这是“脑炎”,一场大脑的“免疫系统暴动”。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一部小说,2016年被改编成电影《brain on fire》上映。
脑炎是脑实质的炎症,可能由病毒、细菌、自身免疫攻击等引发。它不像肺炎或肠胃炎那样“定位明确”,却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每10个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半数幸存者遗留癫痫、记忆丧失或肢体瘫痪。
最危险的信号(容易被忽视):
1.发热+头痛+精神异常(如性格突变、胡言乱语)
2.普通“感冒”伴随抽搐、肢体无力
3.婴幼儿持续哭闹、拒食、囟门鼓起
谁在点燃“大脑火灾”?
1. 病毒偷袭(占70%)
疱疹病毒:口唇疱疹病毒可能沿神经侵入大脑
蚊虫传播:日本脑炎、西尼罗河病毒(夏季高发)
狂犬病毒:被咬伤后未及时接种疫苗
2. 自身免疫“友军误伤”
免疫系统突然调转枪口攻击脑细胞,多见于年轻女性
3. 真菌/细菌入侵
隐球菌(鸽粪携带)、结核菌等伺机而动
脑炎的治疗是与时间赛跑:
1. 腰穿检查:取脑脊液分析病原体(别怕!针头不会伤到神经)
2. 影像侦察:MRI比CT更能捕捉早期炎症
3. 双重灭火器: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针对疱疹病毒)
免疫抑制剂(对付自身免疫性脑炎)
注意!疑似脑炎患者应立刻送医,自行服用退烧药可能掩盖病情。
预防“大脑火灾”的4道防线:
1. 疫苗护盾:接种乙脑、麻疹、流脑疫苗;宠物定期注射狂犬疫苗
2. 防蚊灭蚊:外出穿浅色长袖,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家中清理积水容器(蚊虫繁殖地)
3. 警惕小伤口:被动物抓咬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野外活动后检查全身是否有蜱虫附着
4. 增强免疫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需严格控制感染;避免过度疲劳诱发潜在病毒活化